商会秘书处职业道德准则
日期:2018-09-24 11:38:03 点击:1023 来源:
1、忠于职守,诚实守信
忠于职守,诚实守信是秘书人员首要的职业道德规范。忠于职守是指对组织,对领导耿耿忠心,尽心尽职地做好秘书工作。具体地说,首先,要求秘书人员热爱本职工作,由理解到热爱,由热爱到立志,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,在平凡的秘书管理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贡献。对秘书工作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光荣感。作为秘书人员要清楚地认识到秘书职业的性质、特点、地位、作用和要求。其次,要忠于秘书人员管理事业。当代社会活动日益广泛和复杂化,因此,领导工作的效能不仅取决于领导者正确的思想和方法,而且和秘书人员的辅助管理密不可分。有些领导者由于自身知识、能力、精力诸方面的限制,掌握情况不一定全面,处理问题难免欠妥,许多事情不可能事必躬亲,这要求秘书人员及时拾遗补阙,勤勤恳恳地辅弼领导,当好参谋和助手。此外,从事秘书管理工作需要具有独特的知识和技术,这要求秘书人员认真钻研业务,掌握过硬的本领,如果没有精湛的业务技能,忠于职守只是一句空话。
2、严守秘密,守口如瓶
秘书工作具有保密性。汉语中,“秘”与“密”意思相同,指不宜外传、隐而不泄的机要事宜。在英、俄、法、德等外语中,“秘书”也含有机密之意,可见秘书管理大都具有秘密的性质。
秘书工作是保密工作的重点。秘书人员是领导的辅佐人员,其职责是负责机关、单位的文件和其他文书的处理工作、通讯工作、会务工作、调研和信息工作以及辅助领导决策的工作等。秘书人员平时与领导接触频繁,听到领导的许多言论,对领导的工作日程、内容、行踪了解得最清楚,对单位的各个方面的情况知道得很多。这当中有不少属于单位或国家的机密,是一些人打听消息的重要渠道,甚至成为敌人窃取情报的主要对象。一旦泄漏,势必会给单位或国家造成损失,会给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造成危害,所以,秘书工作一定要加强保密性。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不断完善,强化保密意识和加强保密工作显得日益重要。保密的关键是人的自觉程度,秘书人员应熟知国家《保密法》的内容和单位的保密制度,并模范地加以执行,养成保守机密的习惯。既严守党和国家的机密,又不泄漏或出卖本单位的经济情报,还应做到不泄漏领导尚未决定的关系群众利益的事,不得议论别人的隐私。具体说来,秘书人员应侧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保密工作。
3、善于合作,实事求是
秘书人员上接领导,下联各界各方人民和群众,是否善于合作,处理好人际关系是至为重要的一环。因此,秘书人员要有善于合作的精神,能与他人搞好团结,善于与他们相互配合,步调一致,共襄大事。这也就是所谓系统科学中“部分之和大于整体”的道理。秘书人员要有自知之明,对待他人谦虚、热情、平等。不要自命不凡,目中无人,总觉得在领导身边工作而高人一等。同时,要广交朋友,在此基础进一步了解,尊重同事,主动配合他人的工作。宽容大度,以诚相待。秘书人员要想与他人合作就必须宽容大度,以诚相待。在合作者出现错误时,要善于帮助其改正,并且不计前嫌。要多看他人长处、优点并给予肯定,还要在合作不顺利的时候勇于分担失败的责任。
4、服从领导,贯彻意图
从社会分工和人际关系的角度看,在现代社会,领导和秘书人员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,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。他们所从事的工作都是为社会所需,都是为社会和人民服务的。他们之间的关系应是一种新型的人格平等关系。但是,从工作岗位与工作性质看,任何组织机构的内部都有层级、权限的划分,组织中的工作岗位都存在着上与下、主与辅的区别。在上下主辅关系之中,领导是上级,处于主导地位;秘书人员是下级,处于辅助地位。下级服从上级,辅助性工作服务于主导性工作,这既是组织原则,也是工作需要。违背了这个原则,颠倒了这种关系,组织活动也就无法正常开展。
5、廉洁奉公,乐于奉献
秘书岗位是一个重要的岗位,秘书人员在领导机关中地位重要,最接近领导,在领导成员之间周旋,秘书作为“领导身边工作人员”,不但要负责领导的文秘、机要、联络等工作,而且在公务活动中与领导朝夕相处,几乎成了领导的影子,人们也常常把秘书人员视为领导的代言人、机关的代表。基层人员要找领导往往要通过秘书人员来安排。这就使秘书手中产生了一定的“派生权力”。这种“派生权力”是秘书工作职责所赋予的,是秘书做好工作的不可缺少的条件。既然秘书手中有了一定的权力,就要求秘书人员在运用这种权力时,必须秉公办事,不徇私情。切不可滥用这种权力为自己牟取私利,不能借领导的名义批条子、写条子、打电话、拉关系。廉洁奉公的秘书既是机关、企事业单位纠正不正之风的得力干部,又是帮助领导者廉政清明的得力助力。对此,人们总是把秘书人员看成领导的代表,以秘书人员的态度行为来推断领导者的态度行为,以秘书人员的表现来评判领导机关的思想作风。总之,秘书人员的身上笼罩着领导的余威,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成了领导者和领导机关投向社会的“影子”。